馮睿華
咨詢時間:周一下午、周日下午
收費標準:600元/50分鐘
我是一名婚姻家庭治療師,在我的眼里沒有一個人的事,這個世界上的是都是人與人之間,人與物之間,文化與時代之間,不斷交錯與影響產生的現狀。在婚姻家庭里情感即強烈真實,又有隱晦和不安,既可以讓一個人真實而放松,讓人愉悅滿足,但有時又讓人遍體鱗傷,婚姻家庭是一個人修行的道場,每個人都在這里有所作為,都應負起相應的責任,經營好自己和這段關系,讓自己有一隅可以產生希望的地方。
張傳利
咨詢時間:周三晚上
收費標準:380元/50分鐘
在精神分析師那里,愛情不過是癥狀,人們在一起戀愛,不過是他們的癥狀彼此亮了燈,牽手成功。然而當癥狀所不能承受的兩條生命的重量讓秤砣飛上了天,砸向我們的頭頂的時候,我們如何不被擊潰,變成了一個很疼的問題。
鄭天生
咨詢時間:周一晚上
收費標準:380元/50分
兩性關系就像兩個人的舞蹈,看起來是一方沒有踩對拍子,其實是兩個人失了默契、亂了節奏,需要停下來等一等、看一看、想一想。親密關系是個體最重要的關系,往往體現他(或她)早年跟自身父母的關系,不積極處理,會對婚姻,乃至家庭子女產生深遠影響。
宮本宏
咨詢時間:周六下午
收費標準:800元/50分
世界上沒有失敗的婚姻,只有失敗的人,所有婚姻問題都反映出每個人情商。
胡海燕
咨詢時間:周一下午、周六下午
收費標準:260元/50分鐘
哈佛大學的研究發現:關系的滿足和快樂是影響健康與長壽最重要的關鍵,其重要性遠遠超過其他因素,包括財富、事業成功、基因、運動、飲食習慣等等。
然而在生命的周期中,伴侶們會面臨不同的挑戰,新生寶寶的照料,婆媳矛盾、家務與工作的分工、中年危機遇上青春期、生病長輩的照料、兩個原生家庭的碰撞與磨合等等。
如果長期不能得到解決,我們不知道生活里的針鋒相對、相敬如‘冰’,還能撐多久?
若能撫慰糾結扭曲的情緒、澄清自執一詞的解讀,想重拾親密關系,就不再遙不可及。
專業的伴侶治療為您的婚姻提供一個覺察、反思伴侶間互動的機會,一起探索建立積極的互動方式,重啟親密情感連結的可能。
李還勝
咨詢時間:周六下午
收費標準:380元/50分
夫妻情感問題,看似兩個人的事情,實際上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,是兩個家族之間的融合和沖突。其中包括了,個人特質,兩性差異,情緒和情感調解不足等。
蔡新雙
咨詢時間:周日晚上
收費標準:380元/50分鐘
在人的一生中,沒有任何成功,可以彌補婚姻、家庭的失敗。在我心理咨詢的十年的工作中,我越發感受到很多的問題來源于家庭,原生家庭的關系互動模式影響著人際互動,影響著人一生過程中的每一個小站。我特別關注新生家庭的婚姻模式,建立良好的婚姻互動模式可以彌補童年的很多創傷,可以重建自我、重建生命。給子女營造一個和諧的夫妻關系,便是給子女成就一個良好的原生家庭氛圍,這便是給女兒最大的祝福,教養兒女是父母的本分,同時能建立良好的親子互動過程將會讓孩子成為更好的孩子,成為更好的親少年。家庭關系是人生活的基礎,能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,便能成就更好的自己,成就更好的家庭,成就更好的人生。
高雄鷹
咨詢時間:周三下午
收費標準:380元/50分鐘
從相識、相知、相愛、建立家庭、生兒育女…婚前海誓山盟的承諾到婚后柴米油鹽的煩惱,每個人以他(她)不同的方式經營它,有人幸福,有人疲憊,有人痛苦。婚姻不是一個人,是二個人心的歸屬,它就像一個空盒子,更需要婚姻中的二個人不停的往盒子里遞放情感,溫馨,理解,包容,信任,接納彼此,感受心靈的扶持,共同經營。我是一名音樂心理咨詢師,在音樂里聆聽您的故事,接納您的悲喜,帶您體驗生命的豐富,感悟所有的遇見與經歷,讓音樂滋養豐盈您的情感世界。
周春秀
咨詢時間:周六下午、周六晚上
收費標準:260元/50分鐘
我們都是情感的動物,希望能夠與他人建立親密關系,感受彼此傳遞的愛意和聯系。但如此互不相同的我們并非走到一起就是合適的狀態,戀愛和婚姻過程中總會讓我們產生失望、憤怒、無助、不甘、嫉妒、悲傷、喜悅、興奮……復雜的感受。很多時候我們都困在不同的情況里,體驗著相同的感覺。我們需要有一個足夠安全的空間去學會理解彼此,接納和處理復雜的感受,學會用更恰當的方式應對這些困難。
良好的親密關系可能具備哪些特質呢?
一、對于自己的親密關系有較高的標準或期待
研究發現,對于自己的婚姻有較高標準或期待的人,擁有最好的婚姻。因為有較高期待和標準的伴侶,會花更多時間來培養維持這份關系。雖然在結婚多年后,刺激和新鮮感的強度減低,愛人的方式也因為年齡和人生經驗的改變而有所不同,但是兩人之間相愛和情感親密的程度確實可以不退反進的。
尤其在現代社會中,要維持“好”的親密關系是不容易的。個人家庭因素、社會環境、家庭生活周期的改變、世界變得更全球化等等,都讓維持親密關系變得困難。舉例來說,有些夫妻因為工作或孩子就學因素,長時間分居兩地,夫妻雙方就要花更多心力、用各種通訊方式來維持兩人之間的遼西。因為兩人對彼此生活的狀態或個人的改變會越來越陌生,心理的交集和共鳴越來越少,可以分享的事情也越來越有限,到最后好像除了談孩子的教育以外,沒有其他話題,這個家庭變成靠親子關系來維持,而夫妻關系相對而言變得不重要。當家庭發生重大事件(失業、疾病、出生、死亡等),外在誘因(外遇、紅粉/藍顏知己)出現,這個已經變得脆弱的夫妻關系就容易受到威脅。
對自己的婚姻有較高標準或期待的人,才會將婚姻關系的品質放在優先的位置,不會因為忙碌生活而被迫接受日漸平淡的伴侶關系,也會在家庭生活周期改變的同時,發展出伴侶間新的互動方式,來應對家庭不同的任務和需求。
二、夫妻關系不應讓道給親子關系
著名的婚姻學者約翰.高特曼根據對幾百對夫妻做的觀察研究結果,向剛做父母的夫妻提出勸告,他說:“很多夫妻在做了父母之后,因為照顧孩子的責任繁重,就有意無意地做了選擇:把夫妻關系先放到一旁,以親職為重。他們以為婚姻關系可以像放映DVD電影一般,在這里先行暫停幾年,以后只要再按【PLAY】鍵,就可以毫無間斷地接著下去。不幸的是,在數年之后他們往往會發現關系已經變質,伴侶已偷偷自行更動劇本,彼此無法即時覺察到伴侶的改變和成長,而未來的婚姻路也在不知不覺中脫軌了。”
所以,高特曼博士建議年輕的父母,在焦頭爛額地照顧家中新成員的同時,也要想辦法兼顧婚姻關系。家中有新生兒的夫妻常常是身心俱疲的,特別容易產生爭執,也特別會覺得家事和育兒的責任分配不均,而對伴侶產生不滿。如果此時將婚姻關系現放在一旁,等到孩子長大時回收一看,才發現自己和伴侶已經變成室友和伙伴的關系。就像長久不用的肌肉,神經會漸漸壞死一樣,原來的親密已經消失。
三、具備修復的能力
研究發現,婚姻中沖突的頻率和強烈程度,和婚姻的“不滿意度”有顯著的正相關,但婚姻的滿意度卻無法用沖突強度來預測。換句話說,因兩人間的差異而產生許多沖突的夫妻,一般對婚姻是不滿意的,但是背景個性相似、很少爭執與沖突的夫妻,其婚姻關系也可能是疏離、不親近的。
那么,婚姻的美滿可以用什么因素來預測呢?高特曼博士提出一個“修復”的概念,也就是當夫妻其中一方,在爭執中提出一個要求,另一方有能力來滿足他;另外,在沖突之后,兩個人也有能力修補因沖突所造成的裂縫,重新建立合作協調的關系,并共同討論出問題解決方法。高特曼博士認為,只要夫妻兩人在爭執過程中有成功的修復經驗,那么原本的沖突經驗不單不會造成怨憤或上海,反而能提供一個重新溝通協調的機會,增進雙方的了解和接納。高特曼博士從他觀察夫妻的爭執中發現,在十五分鐘的對話中,夫妻可以有十次、二十次的成功修復;而關系越好的夫妻,成功修復的次數越多,兩人間試圖修復的次數也越平衡。
研究證據顯示,沖突的頻率與激烈程度并不是婚姻的殺手,破壞力大的,反而是因為無法溝通協調所累積的怨恨和不滿。時常爭吵、勇于表達生氣的伴侶,是唯一在三十五年后,仍認為自己擁有浪漫婚姻的伴侶類型。
從伴侶咨詢的觀點來看,試圖找出伴侶間所有的差異,并取得中間的平衡點,是事倍功半的。因為兩個人之間大大小小的差異太多了,無法一一個別處理。真正的問題根源是在面對兩人間的差異時,雙方都覺得對方沒有了解和尊重自己,并且在替自己辯護爭取的過程中,有意或無意地否定對方的經驗和心情,一方覺得委屈、不受接納,另一方覺得如果不盡力抵抗就要被強迫改變。這樣惡性循環的結果,變成為爭執而爭執的意氣之戰,凸顯了兩人之間沒有交集,好像除了認命忍耐之外別無他法。如果夫妻雙方能在爭吵過程中加入修復的概念,就比較可以就事論事,將沖突轉變成一個重新溝通協調的機會。
好的親你關系特質,需要兩人都投入與經營,而且關系的經營就像培育盆栽一般,若是澆過多的水、給予不對的肥料,盡管花了許多心力與時間,盆栽還是會枯萎,讓雙方疲憊、痛苦與灰心。